登陆热线邮箱 设为首页

【全球时快讯】不,能说的秘密!关于月经的一次公开讨论

2022-11-23 16:56:34来源:腾讯网栏目:资讯

ELLE要跟所有女性一起,大胆地直面“月经”这话题。

#你有月经羞耻吗#的词条登上了热搜榜。然而这并不是国内特有的产物,而是全球化的通病。除了“羞耻”,“月经”还引申出更多的现实:经期贫困、知识科普、男权主义、性别认知。

ELLE与社会学家沈奕斐教授、女性公益组织“予她同行”发起人梁钰、纪录片导演陈璐、全国潜水冠军李静喆、学生公益组织“Stand TogetHer拾她”一起,认真聊月经,提出关于月经问题,试图和所有女性一起寻找背后的答案。


(相关资料图)

Part.1

卫生巾捐赠,是一种偏爱?

2020年,梁钰得知湖北的医护人员缺少女性卫生用品时,她在网上发起公益活动,以极快的速度组织起一支临时志愿者团队,开始了捐献工作,在短短4天后,装满第一波捐赠卫生巾的卡车已经准备发动,直奔武汉“前线”,予她同行公益基金也在此过程中诞生。2022年,梁钰也捐助了疫情中的上海。

公益组织“Stand TogetHer拾她”团队成立时所有成员都是高二的学生,在新闻上读到抗疫女性工作人员面临卫生巾短缺的问题,于是班上的同学们捐了一些卫生巾。

梁钰

“我没有想过意义,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对她们来说,那个时刻有人在偏爱她们。” 

“这件事在我看来,要不要做或者这样做好不好,没有任何值得争议的,反倒是这样一件在我眼里无可争议的事情引发了一而再再而三的讨论,我又开始提醒自己,原来我以为的普世价值和常识并不“普世”,它还需要不断地去被普及。”

沈奕斐

Part.2

你知道女性为什么会来月经吗?

最近纪录片导演陈璐正在筹拍一部关于性教育的纪录片,和团队做了不少相关走访和调研。他们曾在上海市中心做了一次关于月经的随机采访,主要是针对男性的。当被问到“你知道女生为什么会来月经吗”,男士们大都面露尴尬,回避镜头,有愿意回答的也对月经知之甚少,比如有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男士答道:“月经就是女人的新陈代谢。”还有一对夫妻孩子已经8岁了,丈夫说他不知道月经是怎么来的,他的太太瞬间转头看向他,一脸的震惊。看来,即便在一线城市中等收入群体中,性别知识的普及程度也不容乐观。

沈奕斐

“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大家平常化地看待月经,它是女性不可避免的经历,也许男性不能理解,那倾听就好了,不要用想象替代我们真实的世界。”

Part.3

“月经羞耻”从何而来?

作为性别研究方面的学者,沈奕斐早在国外留学时期就对“月经羞耻”及其延伸话题产生了关注,在汶川地震期间她就第一次认识到了特殊时期女性卫生用品短缺的问题,这也是有关月经的问题第一次进入到公共话题领域,对“救援物资里应不应该包含卫生巾”的讨论一时间引发了小范围的热议。

在陈璐针对中小学的调研中,她发现,月经会成为青少年女孩的一种禁忌,要小心翼翼不被同学嘲笑,买卫生巾时注意套个黑色塑料袋,时刻留意着经期时的裤子有没血污,痛经也不好意思表现出来……月经还有另一层“失贞”的暗示:来月经意味着女孩走向成熟,就是有了“怀孕的能力”,不再童真了,原本正常的生理现象成了男孩们口中嘲笑取乐的新素材。这些潜移默化的身体羞耻(body shame)和性别霸凌,会随着时间持续发酵滋长,最终演变成社会性的歧视及性别不平等。

沈奕斐

“从学术的角度上说,大多数的月经羞耻主要存在于宗教中,在《圣经》和印度教中都有月经不洁的表述,甚至妇女之间都会有歧视,而在中国其实少有,长期以来处于隐去和忽视的状态。对中国文化来说,月经羞耻主要还是性的禁忌带来的,它跟隐私部位、繁殖生育直接相关。”

“我觉得最直接是跟产品有关。卫生巾是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才进入中国的,再此之前月经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母亲那一辈都是用月经带的,常常是姐姐留下来的,当时要注意走路的姿势,也不能在室外通风的地方清洗晾晒。总之,这整个过程充满了麻烦、遮掩和不情愿。”

梁钰

李静喆

“我没有月经羞耻,但我能理解它存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跟社会环境有关,如果大家对这件事都避而不谈、遮遮掩掩,认为它是“不好的”,那它就会一直存在。”

“要改变现状,必须重视性教育,特别是有关于性别、身体与尊严的教育。”

陈璐

Part.4

月经为什么叫大姨妈?

在沈老师看来,我们给月经起了各种外号和代称的原因,根本上不是因为对月经羞于启齿,反而是希望拉近与它的关系,把月经从长时间以来“麻烦”“脏”的负面情绪中摆脱出来,用“大姨妈”“老朋友”“好事”这样的称呼取而代之,给予它正面的亲切的形象。

沈奕斐

“其实这是一个时代的改变,主观上你不会觉得‘大姨妈’很肮脏,它变成了与女性共存共生的一个朋友或家人,这些名称的出现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从我这一代开始,女性摆脱了渗漏的月经带,适应从卫生巾到更自由的卫生棉条。是科技带给生活的改变,带给思想的改变。”

Part.5

卵细胞才是大女主?

2003年,沈奕斐做性别研究时完成了一个作业,她根据一项研究改编出了一段小话剧,颠覆了广泛流传一个多世纪的“跑得最快的精子”的故事——最终阿波罗神一般强大的孤勇者撞进卵子,成就了生命,然而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这个绝对大男主的剧本,被截然不同的另一个所代替——其实是因为卵细胞膜有某个地方特别薄,那里的精子才可能进去,从这个角度出发,叙事立场就完全不同了,女性“敞开怀抱”变成了主动挑选者。

沈奕斐

“女性相关知识的滞后,甚至以讹传讹,我们需要提供一个正确的说法。而不是一味地一群人打倒另一群人的争辩。”

Part.6

如何做月经科普?

梁钰和团队把目光投向了欠发达地区的女孩们,开始了针对“月经困境”的#月经安心行动#,这个项目目前仍在进行中,每个月她们都要下乡,去到乡村学校,向女孩们进行月经和生理卫生的科普教育。在课堂上,梁钰和伙伴们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讲明白月经是什么,从而消除“月经羞耻”。“Stand TogetHer拾她”也组织并推广了目的相同的公益项目“月季计划”,联系到了一些山区学校,到当地跟女孩们展开了关于月经和卫生巾使用的对话。

梁钰

“会告诉她们,每个月你都在更新自己的身体,这是女性独有的体验,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它跟随着月相和潮汐,是女性身体与大自然之间的奇妙链接。”

“我们选择展开公众募捐,是因为这是广大公众能了解到月经困境,缓解月经羞耻最好的方法。每一个爱心人士在决定捐款的那一刻不仅是给受助者的生活带了积极的改变,同时他们自己也直接参与到了月经话题中。”

Stand TogetHer

拾她

李静喆

“作为自由潜水教练训练官,我会告诉学生们如何应对经期,以及如何在经期安全地潜水。有时候开设教练班,全部学生都是男性,我依然会介绍经期的注意事项,让准教练们学会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如何为女性潜水员提供更好的建议和保护。”

“我更愿意把月经这个话题看成是生育文化的更新。人类在每个时期都会对生育有不同的想象和理解,当我们探讨生育的时候,既不是在说性,也不是女性,而是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繁衍话题,月经在很多文化里都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对月经的这些争议或讨论,其实意味着今天我们对生育的概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沈奕斐

Part.7

如何正视性别教育?

面对男女的客观差异,沈奕斐非常反对把月经这件事带到性别对立的“歪路”上,对她来说真正该做的不是对立,而是努力形成理解和影响。

陈璐

“现在青少年的性教育并没有比80、90后当年进步多少。性教育课仍是可有可无的‘自习课’,孩子们或许学习了生理卫生的基本常识,但对性别与身体的认知还远远不够。”

“作为一个在公共领域发声的知识分子,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拓宽人对世界的认识,让大家知道还有另一种声音的存在,虽然有些人可能完全不听你讲,但我希望能够影响的是中间那部分。”

沈奕斐

策划:ELLE专题组

编辑:SHERRY、TERESA

设计:SHU

标签:

资讯阅读

NEWS

精彩推送

marvell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