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实时:从《人世间》到《风吹半夏》,大东北历史变迁的影子在哪里?
前两天氧叔和朋友们吃瓜,闲聊到魏大勋和秦岚的恋情。
(资料图)
叔发现无论是身边人还是网友,对他俩处对象这件事还蛮看好的。一问为啥觉得俩人挺配,理由也很简单:
一个是辽宁沈阳的,一个是吉林的,都是东北银。
这两年东北越来越被人们看到。或者说,关于东北的话题,时不时就会在网上“热闹”一下。
从年初的《人世间》到年末的《风吹半夏》,2022这两部时代剧都有大东北历史变迁的影子。
《人世间》的作者梁晓声是哈尔滨人,故事以长春为原型,土炕、搪瓷缸、粗粮馒头、大棉袄、二八自行车、有轨电车...
满屏的东北元素,上一个把东北拍得如此世俗风情的,似乎还是十几年前的《闯关东》。
《风吹半夏》里,女主去沈阳老工业基地考察设备,并卷入职工纠纷中。
东北老板王大胜要拆厂子,为了撵走钢厂老员工,给他们断水断电断暖气,最后是女主把这些技术人才带到南方,才解决了这个时代发展问题。
但父老乡亲离开的那天,王大胜送去了一封道歉信。
因为时代要发展,所以没乘上列车的人只能被迫退场。
因为是老乡,所以知道这群背井离乡之人,天一冷心里最惦记的就是那口热乎乎的饺子。
这封信跨越了时代,不只是给剧里老员工们的道歉,也是对98年那批下岗工人的抚慰。
时光就这样在普通人的悲欢离合间一路向前,从来不等谁。
豆瓣里有一句评论,每个东北人,尤其是家里有长辈经历过下岗潮的,就冲这封信,都要给这部剧打五分。
因为东北的那段历史值得被这样认真、郑重的对待。
每个冬天,东北都要被文艺复兴一次,去年是因为《漠河舞厅》,今年是因为黄桃罐头。
那片白山黑水,似乎尤其有太多不应该被遗忘的故事。
本期时代审美系列,氧叔就想带大家回顾东北往事。
准备好雷锋帽和大棉袄,今天我们要走进一场寒风中。
01:东北叙事,荒寒美学
“来左边跟我一起画个龙,在你右边画一道彩虹”
这首19年现象级的歌,相信大家看到词就能哼出来。
二舅火之前,《野狼disco》的演唱者宝石Gem才是全国人民的舅。
他给我们描绘了一个90年代东北青年的生活日常:
整日无所事事,徘徊于迪斯科舞厅。在并不时尚,甚至有些土味的舞步中尽情摇摆,见到人就冒几句大碴子味的粤语充场面,幻想着自己像梁朝伟般受妹子欢迎。
《野狼disco》火了之后,宝石老舅在综艺《吐槽大会》以讲段子的形式提出“东北文艺复兴”一词。
一时间,东北文艺成了新的时尚,人们视野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东北题材创作。
但也只有东北人想较真的问一句——
东北文艺啥时候不行了?
音乐上,除了宝石老舅,还有梁龙和他的“二手玫瑰”;
自打他第一次在东北某场音乐节化妆登台后,他就以反串的方式表演,大红唇、高跟鞋、流苏旗袍,甚至渔网袜、叠穿婚纱,他全都尝试过。
一开嗓“哎呀,我说命运呐”
他的现场跟他的打扮一样,花花绿绿的,观感像吃了毒蘑菇产生晕晕的幻觉。
总有乐迷调侃说中国的摇滚教父有很多,但摇滚教母只有一个,那就是梁龙。
如果说打响“东北文艺复兴”第一枪的是说唱、短视频和脱口秀。
那么这两年开始,“东北文艺复兴”热,终于蔓延到了书籍影视领域。
前有80年代的先锋文学“五虎将”,马原和洪峰就是沈阳人,近有“东北文艺复兴三杰”:双雪涛、班宇、郑执,这两年也是IP改编的热门选手。
比如“一炮双响”的《刺杀小说家》、《平原上的摩西》(周冬雨刘昊然主演);噱头十足的《逍遥游》;郑执的《生吞》、《刺猬》。
也包括一批将镜头对准东北的影视作品,如耿军的《东北虎》、刁亦男的《白日焰火》。
这些以东北地区作为叙事主体的文艺作品,可以用“荒寒美学”一词来概括气质。
荒寒,曾经的兴盛与今日的凋敝。
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比东北更适合赛博朋克——用老旧的东西表现出一种未来感,比如东北的夜晚。
东北大部分地方,尤其是冬天,到晚上七八点大道就没什么人和车了,树叶也都落光了只有树干。
但很多人家都会点彩灯(串灯、红灯笼),马路两边的秃树上也都是实实在在地张灯结彩,成宿成宿的亮着。
凋敝和亮堂就这样杂揉出赛博朋克的美感。
东北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排头兵,即便在世纪之交,东北仍是全国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造出了共和国工业史上的350个第一。
虽说总有吐槽东北人爱吹牛、爱说大话的,但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生长在中国重工业摇篮里的人,刻在基因里的底气和自信?
但再牛逼的战绩也抵挡不过时代的一缕风,更别说匍匐在时代中的一个个人。
船大难掉头。东北首当其冲面临着社会变革带来的经济衰退、人才外流、人口老龄化、离婚率高等危机。
一夜之间几百万人下岗,而且都是青壮劳力。这两年“大厂裁员”的寒凉,东北下岗职工30年前就加倍品尝过了。
而荒寒美学的内核,凛冽孤绝的背后,是对非人道生活的尖锐审视,对诗性生活和“草根世界”的深度关怀。
叔是觉得东北的文艺作品是最有潜力走向国际化的。
由疼痛引起的情感共鸣让东北文艺作品具备多维的审美意蕴——生猛又细腻、质朴也狡黠、决绝中透露出生机。
02:时尚的尽头是铁岭
前几天某带货主播为了卖自己家衣服,大放厥词说东北土。
店铺连夜被端了,改了好几次名字都被举报封杀,主播也被解约了。
东北没有时尚吗?
错。
事实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东北对时尚的追求就走在全国前列。
1988年大连举办了国际服装节,那个年代去趟大连就相当于去了巴黎,洋气的很。
而且第一届主题就是“重振汉唐服装辉煌”,并非照葫芦画瓢学西方人的窄衣审美。现在遍地开花的汉服走秀都要叫大连国际服装节一声祖师奶奶。
早在清顺治年间,东北就打下了美业基础,我国第一家理发店在沈阳建立。
1993年,被称为“国际美容教母”的郑明明在大连开了第一家叫“蒙妮坦”的美容美发学校。学校的老师都是从香港来的,比深圳、广东和上海都要早很多。
从那以后,东北女人无论老小,都紧随香港明星的步伐,纹眉纹唇纹眼线,烫头,说两句粤语。
所有和美相关的新生事物,东北女人永远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对了,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巴黎高定名单中的中国设计师,就是吉林人马可。
全球权威时尚杂志《ECO FASHION TALK》评价她的设计:
站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统一的、大工厂制衣业的对立面,重新拾起被低估的手工艺,从本质上挑战了现代文化的服饰属性。
当然,众多国际大牌也在东北这片土地上寻找时尚灵感。
Supreme和Levis引领的炕上时尚风势
北面的乡村爱情风味大袄,虚心向东北人民学习怎么御寒。
加拿大鹅变俺家那大né,这头巾简直是下地干活的标配。
也有认认真真的农活look,比如Loewe的插秧鞋,挽起的裤脚子也拿捏了赵四儿的精髓
东北典型的御寒姿势:双手交叉塞进衣袖里,也被爱马仕、香奈儿用来设计成暖手包包。
还有lv的东北联名帽子围巾,戴出去绝对没人怀疑是A货
parada的雷锋帽真显脸小,高颅顶、精灵耳莫不是受此启发?
而且这两年各大网红店皮草穿搭回溯。
即使现如今五颜六色的小皮草开遍全国,但站在皮草鄙视链顶端的永远是东北大哥水光锃亮的黑貂儿和东北老姨油光水滑的棕貂儿。
要说东北没有时尚icon?
赵本山二十年前就穿着AJ上春晚,王嘉尔用项链挂手表也是赵四玩剩下的...
对话那个说东北土不拉几的主播:
你可以说时尚是个轮回,现在没轮到东北,但不能说东北没有时尚。
03:时代挽歌都是一个调
《风吹半夏》里的道歉信,之所以让很多人感触,也是因为这部剧对东北那段历史的交代,同时也抚慰了疫情时代下的我们。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我们这群亲身经历过疫情的人,再看讲这三年的书籍影视,都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不对味,不够劲。
明明是这两年发生的事情,但看的时候感觉过去了好久,山河无恙,岁月静好。
比如号称是“中国首部抗疫题材”的电视剧《最美逆行者》。
也只有剧中穿插着真实的抗疫画面,当这些情节出现时,才会有身临其境种紧迫感。
但后世要想了解这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的人的生活状态,于是翻看文艺作品或当时的新闻报导,是不是也会觉得"不过如此"。
后来的人总喜欢把尺度拉到很大进行比较,殊不知对于普通人来说,三年五载足以成为一生的缩影,足以影响漫长的一生。
大学生说疫情偷走了他们的青春,而有人却说“不要给自己的摆烂找借口”、“不要过度美化疫情前的大学生活”。
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理解,疫情开始的时候大一,突然放开的时候大四,那是种多荒诞的体验。
不理解的人多了,于是当事人逐渐沉默了。就像经历下岗潮后,那些失落的、不发一言的东北人。
或许在30年后某部电视剧里,也会有一封跨越时代的信。
但大概率是,当时发生的一切,包括我们,都会变成一个个数字,一首歌的背景板。
就像伴随着刘欢一曲《从头再来》,东北从98年到00年,一共下岗了2137万人。
时代面前人就是这样的渺小,后生看不过是寥寥几笔,但只有身处其中,才真正明白时代面前,我们不过一粒尘沙。
唯一公平的就是,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机会和乐趣,也有困难和遗憾。
《风吹半夏》最后有一段长独白,氧叔把其中的一句话作为这期时代审美的结尾吧。
随着时间的流逝
并不是我们打赢了时间
而是我们终于和记忆和解了
把所有遗憾折叠起来收好了
标签: 风吹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