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热线邮箱 设为首页

5年设计10余家松赞,戚山山让建筑消失,每一间都是突破

2023-01-15 12:04:25来源:腾讯网栏目:资讯

建筑为窗,向世界打开

在本土精品酒店中,松赞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存在。


【资料图】

它花了22年,用13家酒店及2家帐篷营地串联起了滇藏线、香格里拉环线,在中国那些最为遗世独立的自然秘境里给了旅人们一个“家”。

MISS曾去过两回,那线路式的旅居体验确实够特别、够地道。

松赞南迦巴瓦山居

这背后的头号功臣,是松赞创始人白玛多吉,他所奠定的藏式民居基调赋予了松赞灵魂。

但是,MISS更想给大家介绍的是另一位——建筑师戚山山。近五年的松赞新酒店悉数出自她手,每一间都惊艳。

这个杭州姑娘,拥有“开挂”人生:荣膺哥大“百年学者”身份,拿到哈佛GSD每年唯一一个特聘研究员名额前往伦佐·皮亚诺的事务所学习实践,回国后,又师从大师王澍继续深造。

同时,她又是个“老西藏”,自小跟着父亲年年进藏,也因此执笔松赞时,如鱼得水。

松赞来古山居

松赞波密林卡

她先后操刀的来古山居、波密林卡、南迦巴瓦山居等十余家酒店,以呼吸式设计让建筑退让自然、赋予空间温度,令客人拥有更妥帖的体验。

新一代更为系统、又各成气候的松赞美学正在生长。

当最新的松赞酒店普洱绿谷在绿洲中已呼吸了四个月之时,我也终于有机会再和戚山山当面聊聊。

01

普洱绿谷,会呼吸

和戚山山的这次见面是在她杭州的家中,一进门,就被她大大的笑容撞了正着。

宽松柔软的拼色毛衣、紧身瑜伽裤,简约但不随意的着装,由内而外散发着令人舒服的气息。“随意拿喜欢的杯子喝水,不用拘束”。瞥一眼,才发现,门口的桌子上摆放了好多种不同的杯子,可爱的玩偶藏在里面。原来,是如此有少女心的戚山山。

在画布前落座,戚山山也顺势打开了话匣子。“每一间松赞,都是一个特别的故事,普洱绿谷也是如此。”

普洱绿谷是松赞最新开业的酒店,坐落于普洱市思茅区北部湿地公园内,建筑外立面纯白,咖色屋檐宽大、缓平,无限接近于自然。

千年前,这里是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千年后,它是松赞茶马古道穿越线上的重要一站,这既是一种回溯,也为一场延续。

1300米的高度,虽为松赞系列里海拔最低的酒店项目,但挑战一点也不少。头一大坎,便是改造。

酒店前身为云南咖啡交易中心的专家楼,内部房间均为拘谨且小的标间,毫无疑问,这非常不适合旅居。为了将松散与张力还给空间,戚山山为每间房量身定做改造计划。

将客房打通合并是基本操作,但更重要的则是让客人在不同房间能有恰当的体验。

住进104号房,就像睡在植物园中。

小叶榕繁茂的枝丫在阳台前尽情地生长,满园的绣球、兰花盛放其中,阳光穿过树叶缝隙,舒适而不炎热。

有赖于毫无隔断的格局,人处在屋内能随时瞥见这抹苍翠。而大面积的开放式的落地门,让拥抱自然来得更痛快些。

你可以躺在床上打个盹,或是坐在窗边喝一壶普洱。茶几上的烧水壶,可以控制温度,即便久坐也依然有热茶。

如果觉得微热,先别急着开空调,大开门窗,让湿润的空气流动,轻摇一把蒲扇,就能驱散烦躁。

住进403号套房,又是截然不同的景致与体验。但若要说是套房,卧室到客厅之间又有内部开窗,其实更像亲密的邻里关系。

湿地公园近在眼前,城市又远在天边,一样开阔的玻璃窗,装进多重风景,视野通畅而悠远。

正对景色的床铺,让人伴着天光醒来。连坐在梳妆台前,也不会错过一刻风景。

普洱绿谷像是湿地公园内的心脏,与自然共振、同呼吸。

正如戚山山所说,设计松赞就是最大化地将对空间的感知放入酒店中。客人在房间里居住时的每个场景早已在她的脑海中上演了无数遍。

所以住在松赞,设计从来不是主角,舒适地生活、融于自然才是。而当这样的一间酒店出现时,便也能自然而然地去激活一方天地,与周边环境对话。

02

从来古冰川到南迦巴瓦

“让建筑消失”是唯一答案

当我们谈论起松赞的时候,我们很少谈建筑、谈设计,更别说谈到它背后的设计师。

我们再三提及的是它无与伦比的选址与如家般的氛围。酒店却像是配角,消失在了苍茫天地中。

而这,正是戚山山一直以来所追求的“让建筑消失”。“自然太美好了,来这的人又何必去关注一栋建筑。”

于是,当她在4200米的海拔建来古山居时,让建筑居于一隅,镶嵌于山体中,只探出一个小小的头。

为了给自然让步,她选择藏起建筑,而当藏起建筑的时候,也就顺势藏起了艰辛的幕后故事。

高寒、缺氧、资源匮乏……建造时酒店面临的每一个挑战都足够让项目夭折。但戚山山没有退缩,她巧妙地选择了预先制作模块的方法来应对。

每个模块在上海预先制作完成,沿着318国道运输至然乌,再以3x6x3.3米最小单元模数为基准通过盲吊进行组合,最终完成整个建筑。

“因为担心云南和西藏部分桥洞有高度限制,装有模块的卡车可能无法通过。我事先在走318滇藏线时,正向和反向测量过所有路洞和隧道的高度。也就是说,我们每开至一段洞口,我就跳下车,跑到318国道中间测量并记录实际高度。其实也没想到,建筑师还包括了测量路洞和隧道。”谈起这段经历,戚山山至今仍历历在目,轻松的口吻中不见当时辛苦。她好像,一直充满着能量。

得以诞生的来古山居也因此被冠以奇迹之名,成为了无数人奔赴的目的地。

戚山山以酒店,点亮了人对于这片土地的向往与探索欲。

2021年启幕的南迦巴瓦山居也是如此。

面对神山南迦巴瓦峰,戚山山选择深红色来回应这份庄严。建造材料至简,以天然石料和木材为主,而为了保护当地环境,所有石料均来自于松赞在达林的工地。

酒店背靠山林,面朝神山,当雾气氤氲之时,它便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消失了。

但回到室内,没有人会不被打动。

每一扇窗都变成了一幅画,四季流转在窗前,也流转在花瓶中,如果是三月,那一定插的是桃花。

桌上早已泡好热茶,只需将身体藏于温暖的皮沙发中,静静地感受被雪山环抱的美好。耳边偶传来服务员藏语交谈的声音,舒适地如同置身于家中。

而当你回到房间,灶上的炉火已点燃,柔软的床铺已整理好,换上一双千层底布鞋,便是融入当地的开始。

能够直抵内心的从来不是外在的设计,而是内核的力量。当建筑被隐藏,失去了外在的优势之时,才能以内在见真章。

戚山山与松赞,都有这般魄力。

03

强大而自信,清醒而无畏

不设限的人生很过瘾

当回望戚山山的成长轨迹时,不难发现,她如今的魄力是有迹可循的。

14岁出国留学,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读严格的寄宿制学校,独自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按部就班的生活没有压抑她的天性,反而让她对做自己更为坚定。因此,她拒绝了家人让她学医的建议,选择了哥大。以荣膺哥大“百年学者”身份毕业后,考入哈佛,并且拿到了哈佛GSD每年唯一一个特聘研究员名额,前往建筑大师伦佐·皮亚诺的事务所学习实践。

天才少女的一路,如此耀眼。如果这样的优异有答案,那便是她始终清醒而无畏地努力着。

“当时读哈佛,就是冲着唯一一个特聘研究员名额去的”。她直言不讳,率真可爱。

回国后,戚山山操刀的项目以民宿及精品酒店为主,相对于酒店设计的既定感,民宿给了她最大的可能性。“民宿体量不大,‍‍但可见性很强,能试验的东西很多,‍而且它又可以让我重新去定义怎么样生活。”

不谈设计、不讲作品、不定风格,她偏爱的始终是不设限。

所以在云南和顺古镇,她建了“躺着”的安之若宿·山。

建筑没有外立面,匍匐在山坡上,顺着山势向上延伸,敞开着、呼吸着。

孩子们可以开心地在阶梯上跑,老人们也能散着步上山。比起住宿空间,这里更像是山中的一个公共区域,欢迎着每一个人的光临。

在设计过多间民宿,拿下不少奖项后,戚山山也随之走到大众眼前,被贴上了诸如“哈佛女建筑师”的标签,也不可避免地去谈论性别话题。

戚山山对此显得坦然地多,“‍‍性别不需要成为限制。女性也能做建筑师,也可以很勇敢,‍‍没有这么多条条框框。‍‍”

正如她所做的“消失的建筑”一样,建筑与建筑师都并不重要,更遑论性别。

在戚山山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强大而自信的女性形象。她娇小的身体拥有无限能量与可能,执笔的松赞、安之若宿、宿集和飞茑集系列,每一间皆为序章。未来,还将有松赞巴松措、安之若宿·临洮等新项目的启幕。

今年,外滩设计酒店大奖将“最佳突破设计师”颁给了戚山山。

我们始终关注着年青一代建筑师、设计师的成长。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领域,女性始终是稀少的存在,将此奖授予戚山山,是因为其不断突破的建筑实践,更是她本身作为少数群体所呈现的独特魅力。期待这扇戚山山的建筑之窗带着我们去往更广阔的风景与世界。

标签:

资讯阅读

NEWS

精彩推送

marvell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