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滩变身米粮川 ——曹妃甸区加快盐碱地产业发展观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曹妃甸区位于渤海北岸,现有盐碱耕地40.83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9.8%(其中轻度盐碱耕地17.3万亩、中度盐碱耕地23.53万亩),属于典型的滨海盐碱土。经过几代人治水润盐、脱盐垦田,最终发展了具有盐碱地特色的现代农业。如今,曹妃甸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及特色,围绕稻米产业、耐盐农业、文旅融合等领域精准发力,持续加快盐碱地产业发展步伐
时下,在曹妃甸区第四农场聚享合作社,成片水稻长势喜人,构成了一幅丰收在望的田园风景画卷,美不胜收。
曹妃甸区位于渤海北岸,现有盐碱耕地40.83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9.8%(其中轻度盐碱耕地17.3万亩、中度盐碱耕地23.53万亩),属于典型的滨海盐碱土,盐碱度由北向南递增,土壤质地多为黏土,主要种植水稻。经过几代人对该片区域进行治水润盐、脱盐垦田,最终发展了具有盐碱地特色的现代农业。曹妃甸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粳米生产区,先后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生态稻米之乡等荣誉称号。
曹妃甸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部门主管刘秋华表示:“我区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区域,是较为典型的滨海盐碱土,土壤质地多为重壤和黏土。我们充分发挥农垦优势,通过实施修建五级渠网水系、大田灌水、秸秆还田、培肥提质等措施,盐碱程度已由重度盐碱改良为轻度盐碱。”
刘秋华介绍,曹妃甸区积极转变“改土适种”传统思路,牢牢攥紧种业“芯片”,持续开展适合盐碱地生长的作物品种选育推广,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
推进降盐提效。一方面,通过引滦河水实施大田灌水措施,利用冬、春季径流水进行大水泡田,建立水层,使土壤盐分不能上移,从而达到压盐效果,同时水层下渗起到淋洗盐碱的作用;另一方面,修建完善四级排水、灌水渠道,提高灌区排水标准,利用垂直渗漏和侧渗,排出土壤中的盐分。推进培肥提质。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以及使用土壤改良剂等方法,增加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持续巩固盐碱地改良效果。推进设施提标。重点对耕地开展土地平整,完善桥、闸、涵、排灌站、防渗渠等灌溉和排水设施,新修建田间道路、农电线路等工程,满足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需求。
高标准搭建平台。与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华北理工大学土壤改良团队等科研院校,合作建设耐盐优质高产水稻绿色生产示范基地等成果转化基地11个,为种业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高水平开展研发。持续开展“原位精准盐碱地改良与高品质种植”等技术攻关,目前,已累计培植、引进耐盐作物30余种、耐盐果蔬20余种。高效率推广种植。持续加大优质耐盐水稻以及特色花生、西红柿、玉米、无花果等耐盐碱高产品种推广力度。
曹妃甸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及特色,围绕稻米产业、耐盐农业、文旅融合等领域精准发力,持续加快盐碱地产业发展步伐。稻米产业集群化发展。在水稻种植区实行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基质育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等新技术,创新稻蟹、稻虾、稻鳅立体种养新模式,实现稻米品质、产量双提升,是目前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稻米加工基地。耐盐农业品牌化发展。因地制宜种植推广耐盐特色作物,构建以“公司+合作社+电商+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全力打造盐碱特色产业和品牌,年带动农户2500户以上,曹妃甸区四农场成功创建国家级产业强镇。以京津产业转移为契机,先后引进北京稻米加工企业4家,鼓励企业做好稻米抛光、筛选、分级、晾晒等自主创新技术。现有集群内稻米加工企业20家,其中规上企业14家,年设计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原粮仓储能力45万吨,商品粮仓储能力5.5万吨,稻米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新型业态融合化发展。深入挖掘特有农垦文化,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渔蟹稻香园”“稻咖农场”等集观光、研学、垂钓、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农旅项目,建有柏各庄稻米文化馆、农垦记忆馆等,中国盐生植物园每年接待采摘游客10余万人次,被评为“河北省五星级休闲农业采摘园”。(通讯员 鲁心乔 记者 金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