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推动经济向新提质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论断。“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拓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指明了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方向和路径,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遵循。
发展新质生产力急不得也慢不得,“因地制宜”的方法论彰显着一以贯之的战略清醒。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各地已形成具有本地特征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反映了本地的生产要素条件、市场发展水平、居民偏好、营商环境等,也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形成了各自的主体功能和战略定位。只有从这些基础条件出发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才能形成鲜明的比较优势,推动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落脚到实践中,考验着各地既知全局又知自身的能力。以滨海新区为例,站在天津看滨海新区,这里是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引领区;站在京津冀看滨海新区,这里是服务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站在全国看滨海新区,这里是政策创新、政策集成的高地。因地制宜,滨海新区有向“新”的基础,更有向“新”的能力和行动——在认清新质生产力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勇争先,更好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在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上善作为,高水平建设一系列平台载体,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当下的滨海新区,发展承载空间广阔,是提升经济“含新量”的重要依托,继续开拓新局必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今天的中国,直面机遇与挑战,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还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各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效如何,最终要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结构、质量和竞争力来检验。多管齐下切实改善传统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动技术迭代升级,创新应用场景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培育耐心资本,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都是需要我们下功夫去探索解答的实践课题。
标签: 浩洋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