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播报】确定性至上 “信任关系”成风投行业关键词
近日,不少手握资金的“投资人”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找起了创业项目。风投行业正在面临“项目荒”吗?多位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小红书上找项目的方式“不太靠谱”,今年的项目并不难找。
(资料图片)
数据显示,上半年,一级市场投资活跃度同比下降超30%。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虽然项目不难找,但不论是财务型投资人还是政府引导基金,今年以来愈发追求投资中的“确定性”。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人寻找“安全感”花样百出,使出“投资具有产业背景的上市高管”“创始人跟投”“设定年度回报目标”等多种手段。
风投项目源发生改变
“寻找需要投融资的项目,pre-IPO到A轮,单次金额:5000万元-2亿元。”这是发布在社交平台小红书上的一个帖子,目的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在小红书上寻找投资项目的“投资人”还不少,以“找项目”为关键词搜索,会搜到上百个帖子。“有资金缺好项目”“个人直投”“互联网项目和实体项目都可以”……
投资人真的会去社交平台上公开找项目吗?
李博(化名)是一位专注人工智能(AI)、互联网赛道的FA(投融资中介),坐标北京,在接受采访时,他正一边等高铁一边写着某个项目的报告。“今年还剩3个月,我们正在抓紧时间看项目,手里有货心里不慌。”他笑着说。
“在小红书上找项目,要么是新手,要么就是骗资源的。”李博说。另一位深圳的FA李晓华(化名)也表示,今年项目好找,但找钱难。
李晓华传统找项目的渠道有五种,一是通过行业研究发现优质的公司;二是通过很多社会活动,如会议、论坛等,认识企业的人;三是通过公开信息,比如新闻、公司官方消息,发现公司融资的信息;四是“最土”的方式——扫楼,比如去科技园这种创业公司集中的地方,一家一家公司聊;五是朋友圈,FA会接触许多行业的投资人,经常一起聊项目。
“我比较擅长在校友会中找项目,我和我哥都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像清华大学毕业生创业项目推荐会,我都会去听。”李博说。此外,一些驻京的老乡会、商会,专业机构等也是他的项目来源渠道。“这三个渠道的项目我都看不过来。”
某地方国投总经理付彭(化名)表示,地方国资的项目来源有几个方面。首先,很多想和地方产业产生联接的项目会主动找过来;其次,地方政府的招商部门自己找项目;此外,在国资工作的职业经理人用自己的朋友圈,朋友之间会结合地方产业战略推荐项目。“市场上‘漂着的’各种项目可能在很多人手中周转过,这种项目就非常不靠谱,包括小红书在内的互联网平台看到的一些项目的信息。”他说。
在李晓华看来,一级市场里的投资很多都是非公开的,并不会都在“水面”之上,更不会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此前,好多公司都希望打造数字化项目平台,但现在发现这一想法无法成立。核心原因在于,投融资过程中很多信息无法公开,比如投资方有多少钱,企业是不是缺钱,企业的核心技术等,投融资终究是一个点对点的连接工作。”他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风投行业多位人士发现,今年投资项目并不难找,但受市场喜爱的项目渠道正在发生改变。产业背景和信任关系两个关键词被多位业内人士提及。
投熟投精
今年来,一些知名上市公司高管出来创业的消息一经发出,市场上不少投资人立马拿着投资款跟进。
“从上市公司出来的高管有钱、有资源、有视野、有能力,大家通常认为,成功过的人再成功一次是比较容易的,因此跟着赚过钱的人再赚到钱会更容易。”李晓华说。
对于大多数投资人来说,“高管”这一身份背后的代表了产业实力以及较高的信誉。
“一级市场的投资主要是投人,如果是值得信任的人,会省去一些调研考察直接投资。既然做到高管位置,这些人的工作轻易不会变动,一旦出来意味着他们有看好的项目,也能够自带资源或直接成立一支有体系的团队。”李博说。
在国资这边,具有产业背景的项目也能够提高交易的确定性。付彭表示,如果是产业方直接带需求来寻求投资,比如给当地产业带来扩产等,这种项目源是比较靠谱的。
“现在比较流行从产业上的人士入手寻找项目,梳理整个产业链的企业,比如某个企业是做采购的,那就去把他的供应商、产品销售方都拜访一遍。”李晓华说。
“我们其实较少通过FA找项目,目前大家更倾向于投熟投精。”一位市场化母基金的投资经理王莹(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所谓的“投熟”即知根知底的熟人,手里资金有限,之前广撒网式的投资目前来看吃亏的可能性很大,而“投精”是指聚焦投资范围,避免盲目扩展新的行业,在自己认知范围内投资。
追逐投资“确定性”
说起今年以来的工作感受,李博脱口而出:无可奈何,无从发力。“这两年的信任关系比较脆弱。”他说,市场上有钱,但大家普遍谨慎,如果决定投资一个项目,会拉上一群人一起投资,不然心里比较没谱。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虽然市场上不缺项目,但投资交易的活跃度仍处于较低水平。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投资端,上半年投资案例数和金额分别同比下降37.5%、42.0%。李博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到目前为止,他只做成了一单。李晓华今年仍尚未“开张”。
以资金较为充足的政府引导基金为例,付彭透露,今年来政府引导基金或国资出手都十分谨慎。“现在市场上的项目很多,但有确定性的好项目不多,比如半导体一类的硬科技项目,多久能够脱颖而出,需要消耗多少资源,这其中的不确定性很强。”
无论是对产业背景的考察,还是对信任关系的看重,总结为一点,即目前投资人都在追求“确定性”。
“我们现在如果决定推一个项目,会让创始人自己也投,或者和他签署对赌回购合约。”李博说。
前一段时间,王莹所在的机构作为原始股东投资了一个餐饮项目,当时他们和其他机构只出了三分之一的融资款,剩下的三分之二要求企业“自掏腰包”跟投。“我们更像一个合伙人,会给项目设计未来资本化路径,但毕竟企业是他的,不是我们的。”她说。王莹介绍,如果项目估值比较高,让创始人自己掏钱跟投不太现实,这时会在公司内部设立员工持股平台或员工持股计划,比如某轮融资员工持股需要达到5%,这也算企业自身跟投了。
而地方政府追逐投资“确定性”的过程中,诉求正在变得更加务实。
李博透露,他今年在给政府引导基金介绍项目时,相关规则发生了变化。“往年项目只要能够带动本地产业或者创造就业,引导基金就很乐意投资,但今年他们的条件变得更务实了。”他表示,一方面政府引导基金会给一些具体的投资目标,以往年底只需要项目方交一个报告进行审计,现在需要核对项目收益率以及未来预期回报率,包括企业经营指标,他们都会看得特别细,比如一年收益目标需要达到2%左右;另一方面,投资方对项目方的诚信背景进行严格调查,项目方往往需要有充足的信任背书,投资方才会接受。
对于这一变化,付彭介绍,这两年政府的投资部门都在招聘市场化的投资人士。而他就是近两年被地方政府从金融机构聘请来的经理人。对他来说,投资时会更多考虑投资期限、项目如何退出、投资回报。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会结合区域发展考虑到招商、就业等很多综合性因素。“这种模式下,我和我们董事长的诉求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冲突,比如他会更多考虑招商的问题,我会要求投资一定要保值增值,最后很多项目就推进不下去了。”付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