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热线邮箱 设为首页

伊尹有什么典故?伊尹为何被后人称为烹饪始祖?

2023-05-08 11:13:57来源:深圳信息港栏目:数码

伊尹有什么典故?

伊尹的故事典故篇1:以鼎烹说汤

伊尹是商初重臣之一,原名伊挚,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

相传伊尹生于伊水边,成年后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为生,地位虽卑,而心忧天下。他见有莘氏国君有贤德,想劝说他起兵灭夏。为接近莘国君,他自愿沦为奴隶,充任有莘国君贴身厨师。国君发现其才干,提拔为管理膳食之官。经长期观察,伊尹终于发现,有莘氏与夏同姓,均为夏禹之后,血缘联系难以割断,况且有莘国小力弱,不足以担当灭夏重任,只有汤才是理想人选,决定投奔汤。

其时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陪嫁缕臣,随同到商。他背负鼎俎为汤烹炊,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劝汤承担灭夏大任。汤由此方知伊尹有经天纬地之才,便免其奴隶身份,命为右相,成为最高执政大臣。

伊尹不仅是辅佐汤夺取天下的开国元勋,还是后来三任商王的功臣,因此,伊尹在甲骨卜辞中被列为“旧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祭祀,不仅与汤同祭,还单独享祀。

伊尹的故事典故篇2:商汤见伊尹

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伊尹的故事典故篇3:大濩乐舞

汤即位之初,商王畿之内连续五年大旱,骄阳如火,河井枯竭,田地龟坼,草地枯萎。汤命史官在郊外燃烧积薪,以牛羊豕作为牺牲,祭祀上帝。汤祈祷时引咎自责,列举六条自己可能犯的错误,哀求上帝赐福降雨,但毫无效果。大旱延续到第七年时,汤又在桑林之地设坛,祭天求雨。史官占卜后说,要用活人作牺牲,上帝才肯降雨。汤认为,祈雨本是为民,岂可再又残害于民?便决定由自己充任牺牲。他剪去头发指甲,沐浴洁身,向上天祷告:“我一人有罪,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人,勿因我一人之过,而伤害村民性命!”祷毕便坐到柴堆上。正当巫祝要点火燃柴,大雨骤然而来,万民一片欢呼,作歌颂扬汤的德行,乐曲取名为“桑林”,又名“大”,后人称其为“汤乐”。

成汤灭掉暴君夏桀后,命大臣伊尹改编这一舞蹈,就是《大濩》,持矛以舞,象征成汤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救护万民,因此称“护”[古代濩和护(护)相通]。《大濩》虽然是武舞,但音乐宽厚温和,充满劝善仁爱的厚义。吴国公子季札欣赏《大濩》后,感叹地说:“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圣者如此伟大,仍会为不足感到惭愧,做圣人真是不易呢!)

这里不但有铿锵的音乐,还有美妙的万舞,万是一种舞的专名。此外还有“嘉客”,就是唐尧、虞舜和夏禹的后代子孙以及诸侯们,前来助祭的。可以想像到这种典礼是怎样隆重了。并且祭的第二天,按例还有举行一次祭的,叫做“肜”祭。

诗经中有诗《那》记载了大濩乐舞: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

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

於赫汤孙,穆穆厥声。

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伊尹的故事典故篇4:发明汤药

有资料记载中药汤剂创始人就是伊尹。相传伊尹很有学问,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最拿手的是用草药为人治病,药到病除,人称活神仙。《史记·殷本纪》有“伊尹以滋味说汤”的记载。《资治通鉴》称他“悯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重浊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甲乙经·序》亦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到伊尹对中药汤剂的研究有多么深奥。

伊尹为何被后人称为烹饪始祖?

伊尹被后人称为“烹饪始祖”的原因有四:

其一,伊尹生于公元前1649年,比起易牙、詹王、灶王、孔子、袁枚等被冠以“厨师界祖师爷”的历史人物都出生早。孔子、易牙是春秋战国人,约公元前500多年人,詹王是南北朝人,袁枚是清朝人。先人为祖,理所应当。

其二,伊尹被有莘国庖人世家收养,自幼聪慧,耳濡目染,学得一手烹饪绝技,因此成为汤王的厨师,留下“以味要汤”的历史佳话。《吕氏春秋·本味》载“有莘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相比之下,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袁枚著有《随园食单》,只能算美食家,并非亲自下厨,如何能当“烹饪始祖”?

其三,伊尹是中华烹饪理论的构建人,并且借烹饪之事而言治国之道。正如《道德经》所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

《吕氏春秋·本味篇》载有伊尹的烹饪理论:凡味之本,水最为始。用火方面的“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味方面的“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出品方面的“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

其四,伊尹的政治地位高,有利于烹饪之道的深远传播。伊尹经过成汤三聘之后,担任右相,联合仲虺辅佐商汤打败夏桀。且厨艺只是伊尹的本领之一,其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医药等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

标签: 伊尹有什么典故 伊尹为何被后人称为烹

资讯阅读

NEWS

精彩推送

marvell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