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热线邮箱 设为首页

伏虎寺有着怎样的历史?伏虎寺有什么特色?_环球今日讯

2023-06-14 10:22:11来源:路途网栏目:资讯

伏虎寺有着怎样的历史?

峨眉山伏虎寺,据《峨眉山志》说,为晋时心庵和尚初建。以山形如卧虎的伏虎岭下为基地,定名伏虎寺,至唐代云安禅师重建,规模渐大。

明代胡世安撰《峨眉山道理纪》云:“再上古柏森森,饰径高峙,隔虎溪即伏虎寺。”说明由唐至宋、至明代中叶,寺名均未更改。明代末叶,更名药师殿,为金顶楞严阁下院。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有虎为患,士性和尚扩建时,特建“尊胜幢”(形制如塔,上刻梵咒)于无量佛殿前溪边以镇之,虎患乃绝。

明末清初,毁于战乱。清顺治八年(1651年),贯之和尚率徒可闻禅师与其弟子寂玩,相继募化竭力重修旧址面积一万平方米,历二十年始落成。寺宇宏敞,桥亭一新,并更名“虎溪精舍”。

当年,为昭示入山最大寺宇胜境,清康熙太史蒋超虎臣定居罗峰庵,撰书《峨眉山志》十八卷之际,特意在虎溪河畔竖一座简朴高大、飞角重檐的牌坊,并亲书“伏虎寺”三个行楷大字。今之坊为清代遗物,上额伏虎寺(行楷书)为近代书法家童咏樵所书。

寺内建筑有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客堂、斋堂等。1983年,洗象池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涉及寺院离垢环境的中国唯一的一座“布金林”,为当年寂顽和尚以《大乘经》字数为据,特在寺周广植桢楠杉柏十万九千余株,绿荫蔽日。

伏虎寺有什么特色?

一、伏虎寺字境内,拥有三桥(虎浴、虎溪、虎啸)流水潺潺,二坊(伏虎寺、布金林)林木葱茏,背倚海拔630米的伏虎岭,斜面有飞凤山为绿色屏障,寺宅地基又处于狭窄的盘谷之中,四季气流动势涌劲,致使寺宇屋顶终年没有枯枝残叶尘积,康熙赠书"离垢园",为精辟立论。

二、古刹殿宇重叠,巧夺天工地构成一个个四合大院的特大天井,四周绿山秀水盘抱,四季气流反复回旋,形似“龙卷风”风卷残云,就是动物鸟虫也难有在屋顶立脚之地,何况林木枝叶也难留迹。

康熙玄烨得知这一神奇怪事,赠书千年古刹“离垢园”封号,是对峨眉山佛教圣地的敬仰之笔。

三、从地理学气象学分析,该寺地处山洼,座西南面向东北,而东北风势强劲远胜于西南风势。

寺院森林密布,山环水绕,建筑物造型特异环境构成了一幅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画面。信佛的康熙帝赐书“离垢园”,恰到好处。

四、寺院地形、环山临水,百亩建筑均系纵横交错与散点布局构成的四合院,轴线上从低到高,序列殿宇三重布局,隐没于十万株密林森森之中。

标签: 伏虎寺的介绍 伏虎寺的风景 伏虎寺的

资讯阅读

NEWS

精彩推送

marvell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