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热线邮箱 设为首页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是什么?

2023-04-21 08:27:41来源:MBA环球网栏目:手机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减除费用,按照个税起征点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累计基本减除费用=5000元÷月×当前月份。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

1.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预扣率3%,速算扣除数0;

2.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至144000的部分,预扣率10%,速算扣除数2520;

3.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44000元至300000的部分,预扣率20%,速算扣除数16920;

4.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0元至420000的部分,预扣率25%,速算扣除数31920;

5.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20000元至660000的部分,预扣率30%,速算扣除数52920;

6.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60000元至960000的部分,预扣率35%,速算扣除数85920;

7.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0000的部分,预扣率45%,速算扣除数181920。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是什么?

个税专项扣除有:

1、子女教育。学前教育阶段,为子女年满3周岁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学历教育,为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全日制学历教育结束的当月;

2、继续教育。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结束的当月,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为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

3、大病医疗。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医药费用实际支出的当年;

4、住房贷款利息。为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至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

5、住房租金。为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至租赁期结束的当月。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期限为准;

6、赡养老人。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

一、个税专项扣除申报方式有两种选择:

1、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由单位按月进行专项附加扣除申报,可以按月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优惠政策;

2、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不由单位申报专项附加扣除,次年3-6月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时自行办理,延迟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优惠。

二、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缴纳比例:

1、综合所得,如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综上所述,个税专项扣除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纳税人可在申报纳税时按规定标准在取得工资、劳务报酬时予以税前扣除。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标签: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

资讯阅读

NEWS

精彩推送

marvell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