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看《绯闻女孩》,00后都在看《亢奋》
世界第一青春伤痛文学《亢奋》第二季最近开播了。这是一部讲述几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孩企图通过各种极端的手段逃避现实,应对无法确定的未来。
每个女生身上都背负着一段故事,每个女生都不完美,但是每个女生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看过的人都说:每个女孩我都爱死了!
Euphoria
今天说说“青春情感·女性群像·自我认知”热剧——《Euphoria》(《亢奋》)。
《亢奋》主角们登上《The Cut》封面
青春校园似乎是个百拍不厌的题材,如果加上男帅女美的选角、用心的服化道和制作精良的后期(尤指剪辑、滤镜和配乐),差不多就锁定了“爆剧”之席。
从 2015 年前的《皮囊》到近几年的《名校风暴》《性爱自修室》,都呈现了青春期的躁动、热烈、疯狂乃至禁忌。
而描绘一群美国高中生“荒唐生活” 的《亢奋》,第一季自 2019 年于全球开播后讨论热度便持高不下,女主角 Zandaya 凭借此剧提名了艾美奖剧情类剧集最佳女主角,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视后。
近期正在播出的第二季更胜一筹,开播第一周便打破纪录,首集迎来全球共 240 万人在线收看,并在世界青年群体中发展为现象级的 trendy。
#亢奋妆——把 drag queen 式的夸张眼妆变为日常,那种湿漉漉又亮闪闪的迷离感妆面已经成了美妆博主的必答题。
#亢奋 Reaction——录下自己或朋友第一次观看剧中某个 “unbelievable” 片段时的反应,很容易登上 Instagram 小热门。
#亢奋后遗症——一言一行,穿衣打扮都受到剧中角色影响,like,话不能好好说,出门上学要全妆,衣服要剪洞。
美国版的青春伤痛文学,路子更野。不知道这种 party、alcohol 式的堕落有没有夸张的成分,但不可否认青春的阴暗面,颓废和丧确实是一种存在。
《亢奋》的特别之处就是在于,把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对人生的迷茫,遭遇障碍时的心理困境展现得特别戏剧化,特别感性,特别震撼。
十七八岁正值撕扯与探索的时期,关于爱情、友情、亲情,关于性爱、关于自我…如果说《亢奋》第一季是平铺展现了每位人物的鲜明个性,那么第二季就是在 “溯因”。
从他们的成长环境、家庭关系来窥见这个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虽然各有各的缺点,但是却又 “情有可原”,各具魅力(Nate 除外)。
千疮百孔的青春表面都有值得去深入的内心。
Rue
Zandaya 饰演
就像 Zendaya 说的那样,她饰演的 Rue,是来打破许多观众心中思维定势的角色,那些与自己所设立的价值观、期望的靠拢角色。
Rue 绝对是一个不完美小孩,从小就患有强迫症、多动症和焦虑症,从记事起就处于无法与自己和解的状态。
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着父亲的离世,还患上了躁郁症,在混混沌沌中挣扎,因为滥用药物而演变成对毒品的依赖。
遇到天使一般的 Jules 之后,Rue 的生活被短暂点亮,而一旦离开了那个可依赖的人,Rue 又回到了原点。
Rue 这种 “摆烂” 的状态一方面让人恨,另一方面又让人共情。
她把人的一些缺点放大至最极端,明知道自己有很多臭毛病,无数次下定决心要改,然后无数次失败,看到周围人失望的时候再痛骂自己,结果过两天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Rue 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无法与自己独处,更不用说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负面情绪堆积如山,爆发时自己完全不受控制,内心在狂哭,越悲伤越愤怒,然后无理头全部发泄给爱我的人。那个潜意识里,能依赖的人。
如果你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崩溃时刻,一定可以在 Rue 的身上,找到一些共鸣。
Jules
Hunter Schafer 饰演
Hunter Schafer 扮演的 Jules,就像美少女战士水冰月变身那样,带着大卫汉密尔顿的少女之光登场,自带一抹明亮绚丽的色彩。
背着双肩包,身穿格纹裙,化着梦幻的眼妆,骑着脚踏车,人鱼姬色长发在微风中荡漾。
表面上人人都会喜欢的女孩,实则她所喜欢的和她所代表的都不为世人所接受。
Jules 是个日本动漫文化的西方青少年爱好者,会因为要在家看 《魔法少女小圆》 而拒绝好友邀约,而 “Weeaboo(哈日族)”无疑是美国青年里非主流中的非主流。
Jules 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小时候因为性别认知是女生被妈妈骗到精神病院里,尽管经受了一段时间的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之后,但她想做女孩的想法并未动摇。
13 岁那年,在父亲的支持下,Jules 开始变性治疗,16 岁开始全新成熟的生活。
她很勇敢,也真的很不安。
儿时在精神病院里用易拉罐割血管,长大后是通过随意的性关系受虐,面对他人的威胁会选择自残来自保。
跨性别者,尤其易性者们总是进行着自我批判的循环,就像 Jules 说的那样,无论在同性还是异性的注视下,她直接感受到的都是 “被批判”。
剧中总会呈现 Jules 照镜子的画面,检查自己的着装打扮是否 “达标”——“标准女孩”的女性形象,如果不能,自我认同的性别就会被 “否定”。
Jules 这个极度富有亚文化色彩的角色,展示了一个尖锐的矛盾体,同时也是部分当代青年正经历的问题。
Maddy
Alexa Demie 饰演
外人眼中的 Maddy 漂亮又自信,理智又清醒,是很多女孩想成为的那种 mean girl。
可她偏偏在个渣男身上栽了,栽得明明白白——知道他的缺点,却还是无法割舍自己的感情;挨过他的打,却还是在警察面前维护他。
这个情节是不是很熟悉,独立的、自信的女性被 PUA 导致情感生理上受到伤害的听闻,简直不要太多。
在 badass 表象下极度缺爱的 Maddy,其实也会自我怀疑,她清楚知道自己属于 “男人不坏我不爱”,无法满足于一段只有正面的感情。
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在有些人的认知中,极端的爱才能证明爱。更何况,Maddy 的爱多多少少还与物质挂钩。
她从小就是万人迷,一直梦想成为环球小姐之类的选美冠军,进入青春期之后,Maddy 更加习惯了异性的注目和赞美。
而聪明的她也学会了利用这些赞美和爱,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或许也因此,为了让男性满足,她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迎合”。
Cassie
Sydney Sweeney 饰演
Cassie 和 Maddy 是相似的,但 Cassie 因从小缺失父爱,在爱与被爱中迷失的更彻底。
Maddy 至少是自私的,而Cassie 敏感、脆弱、包容、善良,这意味着更容易受伤。
被渣男前任们偷拍和明拍性视频,还被上传到网上,她看着视频哭,有一瞬间觉得世界都灰暗了,可是她还是坚强地走了出来。
在得知自己怀孕以后,会幻象男友同意把孩子生下来,做一个好妈妈。
《亢奋》造型师 Heidi Bivens 接受 Vogue US 采访时说过:“Cassie 一向的穿搭以粉红及粉蓝为主调的原因,很大程度是与角色对女性主义抱有传统、墨守成规的概念相关。”
别人给予一点好和喜欢,很容易换得 Cassie 的回报,真正爱上后,她能无私到 “为了他可以放弃一切”——典型的 “恋爱脑”,只要喜欢上某个人,掏心掏肺,心甘情愿。
兼备讨好型人格和奉献型人格,真的很让人心疼。
Kat
Barbie Ferreira 饰演
Kat,一个平平无奇的胖女孩,传统校园剧中的 “loser”,因为身材缘故经常遭受到嘲笑和羞辱。
一般的剧集中对于 Kat 们的一般剧情是:减肥-置装-华丽变身-收获爱情,但在《亢奋》中,这个女性角色关于体重、外形、性吸引力和自我认知的讨论给人惊喜。
在倡导多元化的当下,Kat 的魅力由自信赋予,不再害怕展现自己的肉,大码女孩也可以穿低胸短裙和性感黑丝。
然而对身材的自卑还是无法轻易跨过的坎,长期处于异样目光下的人、与主流外貌不符的人,哪怕接受自己,内心依旧不稳定。
她用刻薄和轻佻来保护自己,她无法相信会有一个男生真的爱自己,爱那个糟糕的自己。
自信与自卑交织在一起,摇摆、挣扎、怀疑,这才是大多数女性真实的内心。
Lexi
Maude Apatow 饰演
都说 Lexi 是《亢奋》中最正常的角色,跟其他人比起来更像现实中的大多数人,生活里有点小沮丧但也不至于很 drama。
Drake 是《亢奋》的执行制片人哦
虽然 Lexi 和 Cassie 姐妹俩在一个屋檐下长大,但两人遇到事情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Cassie 选择依靠外部力量,而 Lexi 更多地是自我消化了。
“她从来都没有勇气去说什么,当她终于鼓起勇气把话说出来时,她又放弃了”。Lexi 大多的时候充当着观察者的角色,情绪稳定,可以融入集体,也可以特立独行。
她们可能不是典型的“我们”,但或多或少能在她们身上找点一两点自己的影子,这也许就是《亢奋》受欢迎的原因。
你最喜欢的角色是哪个?欢迎评论区告诉我们。
- END | 腾讯时尚 -
没看过瘾?本周热门喂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