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公证是什么?财产公证有哪些分类?
财产公证是什么?
财产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法律秩序的一种司法手段。公证机构的证明活动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活动不同。前者是在发生民事争议之前,对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给予认可,借以防止纠纷,减少诉讼。它不能为当事人解决争议;而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则是在发生民事权益纠纷并由当事人起诉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作出裁决。
财产公证有哪些分类?
我国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法规、规章中,有关应当公证的规定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抵押、担保、借款合同。
(2)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赠与、抵押、交换、继承。
(3)房产、股权、产权和票据的转让。
(4)招标,拍卖、提存。
(5)收养、继承、遗嘱、赠与、委托、房屋拆迁、出国留学协议等重要民事行为。
(6)重要经济合同、技术合同和劳动合同。
(7)重要的涉外、涉港澳台事务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司法部于1998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公证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其中规定民事协议公证收200,涉及财产的加倍收取,也就是400元。